来源:中食展 2022-11-30 09:26:59.0
中食看点
近几年,儿童零食品类标准进一步细分,儿童糖果、巧克力等零食都有了新的门槛。业内人士表示,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儿童零食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儿童零食市场规模约为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的十分之一,2019—2023年,儿童零食市场将以10%—15%的复合年增长率稳定增长,市场预期超6000亿元,是休闲食品市场新的增长点。
市场消费持续走高
麦丽素、干脆面、泡泡卷……儿时这些高糖高热量零食,不少80后、90后并不陌生。但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当80后、90后成为家长,他们对儿童零食的选择偏好也从“好吃就行”转变为“健康营养”,且愿意为后者付出更多溢价。贴上低糖、低钠、低脂、无添加、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等标签的新型儿童零食,纷纷身价大涨,市场得以蓬勃发展。
近年来,儿童零食作为零食领域的新赛道,引得多家零食巨头争相布局,经过两年多发展,这些布局已有一定成效。
良品铺子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24亿元,同比增长18.11%。报告期内,儿童零食品牌“良品小食仙”全渠道终端销售额为4.17亿元,同比增长41.17%;健康营养棒棒(糖)系列终端销售额达到1.28亿元,占比超过30%。良品铺子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根据儿童零食这一细分市场的特殊需求进行研发创新,2022年上半年,公司合计上新29款产品,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三只松鼠也在儿童零食赛道上持续发力。三只松鼠2021年财报显示,小鹿蓝蓝在2021年全渠道销售额超5.5亿元,去年下半年度实现月均销售额破5000万元。2022年半年报显示,小鹿蓝蓝营收达2.61亿元。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半年的策略主要还是维持稳定,未来会偏向于更加高质量的发展。
来伊份在儿童零食上也有了新动作。其2022年半年报显示,来伊份面向妈妈及儿童消费者孵化了30余款儿童系列零食,并在线下门店设立专区。
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儿童零食市场不论是在消费额、消费人数还是在品牌数量上均呈现持续走高态势,实现了消费侧和供给侧的双向增长。
新锐品牌发展势头强劲
儿童零食行业正处发展期,不仅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来伊份等零食巨头抢占先河,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有所行动,一系列新锐儿童零食品牌纷纷入局。零食头部企业成绩斐然,新锐品牌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婴幼儿辅食秋田满满在2022年618期间,全渠道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210%。资本也正关注着这一蓝海。母婴行业观察数据显示,从2022年上半年投融资情况来看,婴童产品共有19起融资事件。在各个细分领域中,婴童食品有9起融资,数量最多。
从产品方面来看,新锐儿童零食品牌打破了传统儿童零食少营养的刻板印象。例如,品牌蔬格乐旗下各种蔬菜干产品,选用各种新鲜蔬菜漂烫成干,从原材料到造型都健康感十足,还能弥补儿童不爱吃蔬菜所缺失的各种元素。
同时,新锐产品还扩展了儿童零食的应用场景。传统儿童零食只作为正餐后解馋消遣的食品,是零食属性,新锐儿童零食却把场景扩展到早餐和晚餐。
例如,品牌小黄象旗下的儿童谷物麦片、黄油手抓饼、早餐麦片等,可以作为正餐出现在儿童餐桌上,具有零食+正餐属性。除了营养和消费场景,新锐儿童零食的产品还充分考虑了这一代父母的生活状态——忙碌。基于此,大部分产品都设计的方便快捷,没有很强的操作性,开袋即食,能快速出现在儿童的餐桌上。
从行业市场来看,三孩政策的发布以及后续生育配套措施和财政补贴的完善会对儿童基本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现在布局有利于将来的行业竞争。儿童零食其实是由休闲食品延伸出来的一个旁支,是一个按照消费群体来切割的细分赛道。整体来看,儿童零食的发展前景很好,产品除了细分不同年龄的群体以外,在营养补充和健康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多端发力助推行业发展
随着儿童零食行业升温,隐忧与问题也逐渐显现。部分商家打着儿童零食的旗号,产品品质却参差不齐,更有甚者出现不合标准的情况。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需求和产品已经齐备,但还有重要的一关没有打通。事实上,这一代家长对儿童零食的选择更偏向传统品牌,乐事薯片、不二家棒棒糖、旺仔牛奶、咪咪虾条还是她们日常的首选。他们更信赖这些品牌的产品质量,这是传统品牌长久积累的信任度。新锐品牌在打开市场之前,还需要把产品做扎实,儿童零食相比网红零食更难出圈,更依靠消费者之间的口口相传,而不是一味去网络宣传。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作为食品行业细分领域,目前,零食产业端想突出儿童零食的概念,但消费者对这一概念还没完全认可。“这和品牌多采用代工模式有关,但更重要的则是因为行业国标的缺失。国标出台后,儿童零食行业才会有强制性要求和门槛,也才会更好保护消费者,这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行业对于儿童零食的关注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产业链的完整度、第二是食品安全的保障、第三是品质的稳定性、第四是品牌的调性、第五是服务体系的完善、第六是客户黏性的持续维稳、第七是整个场景的持续创新。“就儿童零食行业未来发展来看,除了满足上述消费者端的需求,还需要政策端、资本端、产业端、渠道端共同发力。”朱丹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