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两部门出台27条措施
商务部发布九条措施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九部门:拓展跨境电商出口 推进海外仓建设
中国优选生态事业推客招募计划正式启动
四川德昌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广西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新路径
山东巨野:电商为县域经济插上“数字”翅膀
6月9日,快手宣布逐步开放信用付产品 “快手月付“,正式试水消费金融领域。
好像人的成长,阿里的发展也有很多必然要走的路和过程。
2025中国(广东)—东盟贸易促进与供应链合作机制建设对接交流会10日在广州举行,会上成立了中国(广东)—东盟企业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
记者10日从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于当天下午正式投用,这是陕西建成运营的首个海外场站项目,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通道的境外“第一站”。
记者10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获悉,当日8时32分,随着75052次中欧班列从青岛胶州站开出,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在日前举办的2025郑州跨境电商大会暨外贸优品中华行(河南站)活动“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对接会上,一个个数字见证着“丝路电商”的快速发展,以及其为世界经贸合作带来的新机遇。
近年来,商务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重点发展的“丝路电商”已成为推进全球电商合作的一项重要抓手。
中国—中亚“丝路电商”深化合作活动22日在西安举办,政产学研用各方代表齐聚一堂,聚焦“共商合作新举措,共建电商新生态,共享丝路新机遇”主题,分享电子商务领域政策沟通、通道建设、产业对接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探索促进“丝路电商”深化合作的发展路径。
广西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25年第一批共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等重点领域。
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商务部研究院预测,中国跨境电商B2B交易额将在2025年增至15万亿元,并于2030年突破30万亿元。
22日,平潭边检站快速为“台北快轮”办理出境手续,该船满载“海空联运”跨境电商出口包裹驶离平潭金井港,前往中国台湾台北港。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在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互融互通,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
“丝路海运”航线深受外贸企业青睐,一季度,128条“丝路海运”集装箱航线共开行1098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7.0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7.7%、13.7%。
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秘书处获悉:第三十四届越南国际贸易博览会日前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项目开工仪式3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这是南宁市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的标志性项目。
当地时间3日,中国(金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洽谈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脉链金华产业带区域服务中心举行。
自2015年国务院批复杭州作为第一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中国累计成立16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汇报,部署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研究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有关措施,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口岸开放布局的若干意见》。
3月17日,在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开放强区暨数字自贸区建设推进大会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将为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服务,助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跨境电商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运用新技术、适应新趋势、培育新动能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借由完善的数字化平台和物流体系,畅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推动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成为促进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当前,跨境电商已成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
3月11日获悉,满载跨境电商货物的“飞龙”号货轮近日从大连港鸣笛启航,大连至仁川首条“9610“跨境电商海运物流专线正式开通。该航线以“海运的价格、空运的时效”为核心优势,开辟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新兴物流通道,为东北亚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记者10日从天津滨海新区获悉,全国首单跨境人民币集装箱出口融资租赁业务近日在天津东疆综保区落地完成。
南宁市将积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AI)等新兴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全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今年以来,上海口岸空运、海运、邮路等多渠道发力,跨境电商商品出口激增。
2月21日,浙江首票以“TIR+跨境电商”模式出口的货物从该省义乌启程,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出口俄罗斯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