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奉节实践
“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西入口处,白帝城耸峙在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融自然与人文、诗情与战火为一体,是饱览长江三峡壮丽之美的起点。2022年12月16日,重庆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正式授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长江两岸的腹地,果林阴翳,菊花飘香,唐代诗人杜甫盛赞诗意般的脐橙就生长在这里。在2022年12月23日脐橙开园仪式上,中共奉节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巩义胜表示,奉节县将牢记总书记2016年1月5日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重要指示,坚决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山上多栽树,地里多栽果,积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长效途径。
奉节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是重庆直辖市的东大门,十几年来,奉节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关停资源过度开采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硫磺厂,再到重庆煤炭生产第一大县整体退出煤炭生产市场,全面关停167家煤炭企业,积极进行生态修复,改造荒山、恢复植被、果树造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
2022年,奉节县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5天,优良率97.26%,创历史新高,空气质量六项指标连续5年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一江五河”水质连续6年稳定达II类,全县森林覆盖率63.5%,植被总覆盖率达71.4%。
5A级景区瞿塘峡
积水成渊,聚沙成塔,生态保护,任重道远。2023年1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区县局长谈”专栏,奉节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操钢林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向新时代现代化的起步之年。奉节县生态环境系统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建立完善环评审批、验收指导、执法监管的环境管控机制,实现闭环落实“全链条”,以实际行动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坚决站好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奉节岗哨,奋力交出高分“生态报表”。
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人呵护山水,山水养育人”奉节县永乐镇酒溜村村民张登华感叹,“以前是镰刀、斧头伸向山林,粪水、垃圾直排长江,山越秃水越臭人越穷。如今种了千多颗脐橙,满山绿了,橙黄金灿,水碧山野,果树喝着甘甜的长江水、听着诗书长大的脐橙,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酒溜村果农张登华采摘脐橙
山水蝶变,折射发展理念之变。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随着百姓对生活质量的期盼越来越高,奉节县对发展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乱砍乱伐”“乱排乱放”,到山奇水秀果树葱茏,从“十年禁渔”,到发展乡村文旅,从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到培育新兴产业,从淘汰落后产能,到推行光伏风电等项目。
2022年,奉节被授予“中国气候宜居县”“三峡凉都”称号,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数达到315个,脐橙产量达40余万吨,奉节诗词美景连续6年登上《中国诗词大会》,“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中国·重庆奉节国际橙博会等节会活动备受瞩目,绿色低碳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深植于奉节人民心中。
坚持科学系统精准治理环境,努力绘就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奉节画卷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地,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奉节县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三峡水库蓄水后呈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全县平均海拔1100米,山高、坡陡、沟深、土薄,水土流失隐患大,境内岩溶面积435.7万亩、石漠化土地166.3万亩,自然生态比较脆弱。据全国第二次调查,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840.2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9.49%。
为彻底改变这种恶劣的地理条件,县委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科学、有序、强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开展“绿满夔州·花漾奉节”行动,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全县形成战污染、保环境的良好局面。据统计,共完成37.2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治理、8公顷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整治土地18273亩,完成营造林265万亩、退耕还林及荒山造林40万亩,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面积915平方公里,改造荒山4000余亩,栽种树苗90余万株,新建污水管网14.4公里、完成长江北岸岸线生态修复4.86公里,7个排污口纳入长江大保护ppp项目。“两山”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正有序开展。
奉节夜景一角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通过一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不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焕发新的风采。
坚持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推动生态系统与县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法治,法治才能保证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未来仍必须在法治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美丽中国。
执法更严格,坚决对违法违规项目说不。全面提升行政监管效能,严守为民执法红线,开展水污染防治、环境噪声监督管理、排污许可等专项行动。2022年,共发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52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9件,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40起;双随机抽查企业345家,到企帮扶检查653家次,纳入正面清单企业57家,对清单,内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115家次;成立奉节县环境污染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处理生态环境信访投诉515件。优化“三区三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00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7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608.7385平方公里,占县域国土面积14.85%。
中共奉节县委书记张果表示,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的自觉行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有力支撑。奉节县生态本底良好、产业基础扎实、市场潜力广阔、政策叠加利好,推动生态系统与县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全县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化、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空间格局绿色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落实落地,开花结果。
守护长江母亲河,构筑美好生态家园。奉节县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沿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方向前进,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廊道提供坚实的生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