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固安县:聚“头雁”合力 添幸福底色

2024-08-30 13:40:14.0 来源:农民日报

八月,漫步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的田野乡间,错落有致的新农居、鳞次栉比的种植大棚、崭新的水泥路在眼前渐次铺展,组成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画卷。近年来,固安县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集聚“头雁”力量,增强乡村振兴动能,让阡陌间处处有美景,增添乡村幸福底色。

集聚多方人才

“这两年,村里搞红色旅游,来游览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来到固安县马庄镇林子里村,村民李会明告诉记者。林子里村是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子里烈士陵园。近年来,全村在县委书记、党建骨干、驻村第一书记、实用人才等组成的“党建加强班”帮助下,打造特色红色主题教育文化品牌,实现红色教育与种植采摘、生态旅游等同步发展,年接待游客、研学人员超过1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至25万元。

林子里村红色文旅品牌的发展,是固安县集聚人才、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固安县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引育管用留”全链条发力,吸引优秀人才向农村聚集。

“以前,村里年轻人以外出务工为主,村里没有朝气。现在,我们村农场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不仅员工多了,前来休闲游玩的游客也多了,村里人气更足了。”渠沟镇周家务村党支部书记张健说。回村任职以来,张健与村“两委”共同出谋划策,引导村里万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固安侬人农业公司合作,打造“卡尔叔叔幸福农场”果蔬种植特色品牌,建设标准化园区。在他的引领带动下,全村经营、管理、种植人才累计回流20余人,带动村民年均增收4000余元。

为全面增强乡村人才动能,2024年以来,固安县围绕种植技术普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开展大课堂、短训班及专题培训等活动20余场,累计培训1800余人次。同时,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百人服务团”作用,在农业领域选派71名专家成员,开展农技下乡指导帮扶283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2900余份,现场解答疑问110余项。

建强驻村帮扶队伍

正午时分,走进固安县彭村乡方城二村的养老餐厅,一阵阵饭菜香味飘来,老人们正围坐在桌前用餐。“我们村一直实行网格化管理,由党员带头包联各户,开展便民服务等工作。近两年,上级下派的驻村工作队又给我们搭了把手,帮我们建了这个养老餐厅,县里好几个村都向我们学习,相继建起了孝老食堂。”方城二村党支部书记胡东海告诉记者。

“为增强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固安县在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和‘三审一谈’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选派、建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力量,助力全县各村(街道)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提升治理水平。”固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振介绍。据了解,固安县在省、市两级下派8支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还选派31支县直驻村工作队,对重点村(街道)开展全覆盖帮扶指导,涌现出一批驻村先进典型。2024年以来,各级驻村工作队累计开展为民服务活动650余次,除方城二村以外,彭村乡小辛庄村、柳泉镇西洋屯村、固安镇马庆村等也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发展强村富民项目,增强基层治理力量。

开拓联村并建路径

走进固安县温泉休闲商务产业园区林城村,一幢幢别墅、高楼拔地而起,农贸市场、便民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近年来,林城村与周边4村共同成立党总支,整合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以“集体开发、村民入股”模式,建成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温泉小镇,现今全村1100多户4500余人都住上了楼房、别墅。在联村党总支推动下,各村依托林城滤清器工业园、长林农庄、依云温泉酒店等资源优势,形成集商务洽谈、休闲度假、文旅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助推村集体实现进一步增收。

近年来,固安县持续探索联村并建发展模式,引导多个村党组织携手“抱团”,共谋发展。东湾镇依托大清河园区企业优势,指导杨屯村、花科村共同成立村办企业;牛驼镇总结郭翟村与固安县顺斋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建经验,扩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影响范围,让各村联合发展,壮大霍辛庄番茄产业、大孟江薛记豆腐干加工产业……“下一步,我县将持续总结推广联村并建、村企共建、园村结对、产村融合等集体增收模式,带动周边村街拓展发展途径、拓宽收入来源,推动集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固安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金岳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