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依旧是亚、欧、非三大洲之间贸易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清代形成了以“万里茶道”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新的丝绸之路形态。
万里茶道是继汉代古丝绸之路后,唯一联结中俄、中欧的陆上“丝绸之路”,历史意义显著。因商贸之需,此路向北延伸至恰克图及俄国的伊尔库茨克、莫斯科、圣彼得堡,并最终延伸至整个欧洲大陆,向南经天津、上海、武汉,直至中国重要的产茶区福建武夷山,最终形成一条以茶叶生产、运输、中转和贸易为主的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无疑是清代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新的发展阶段。它与丝绸之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清代中国丝绸之路广阔网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与域外国家及地区之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途径,是亚欧大陆各地区之间文明互输、资源共享的大通道。
万里茶道上的商业活动不止于茶叶贸易,其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茶叶之路的繁荣,促进了很多边境城镇的兴起和商业发展,如归化、库伦、多伦、张家口、包头、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海拉尔等,皆因万里茶道而繁荣兴盛。随着商道的活跃,大批内地人纷纷前往蒙古地区各城镇,分别从事运输、旅店、建筑、食品、缝纫等行业,增强了各民族及地区间的交流融合。
万里茶道是文明交流之路,是连接中国江南农业文明、北方草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文明交融互鉴的渠道和平台,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原题《万里茶道:清代中俄茶叶贸易与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研究》,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本文作者:倪玉平 崔思朋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