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世界非遗 | 水润丹霞,鹿苑黄茶是佳茗

2023-12-21 15:17:42.0 来源:三峡晚报

远安县旧县镇鹿苑村全景。记者冯汉斌 摄

峡州宜昌出佳茗,绿茶、红茶、黑茶、白茶……在宜昌,一批茶叶品牌争奇斗艳,各自拥有一席之地。但宜昌有一种茶,似乎一直是一种“低调而奢华”的存在,低调是知之者甚少,“奢华”是它的价格不菲,这种茶就是产于远安县的鹿苑黄茶。

黄茶在宜昌独“树”一帜,仅产于远安县旧县镇鹿苑寺一带。《中国名茶志》记载:鹿苑茶曾是清朝皇室贡茶。已故知名茶叶专家陈椽评价鹿苑茶是我国“茶苑中的奇葩,黄茶中的珍品”,鹿苑茶制作工艺被编入大学茶学专业《制茶学》通编教材。

12月13日,走进远安县旧县镇鹿苑村,丹霞群山环抱,鹿溪河水潺潺。尽管茶叶采摘期已过,雾气缭绕的河畔茶园依然苍翠。在紧挨着茶园的先政传茗茶叶工坊,远安黄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杨先政正在自家古色古香的茶室里,煮茶品茗。窗外寒气逼人,室内兰香四溢。“黄茶算是业内的‘小众茶’,但这些年黄茶的价格一直不错,几乎不用愁销路。”杨先政说,鹿苑黄茶特有的汤色、诱人的兰草香,总是吸引着一批远道而来的忠实茶客。

据杨先政介绍,鹿苑茶属微发酵黄小茶类,制作工艺中的焖堆工艺在湖北省唯一,在全国各地也很罕见。传统工艺制作的鹿苑茶论形,条索环形;论香,清香扑鼻,沁人心脾;论色,色泽金黄、油润,略带鱼子泡;论味,开汤后,汤色黄绿,滋味醇厚,回甘无穷。

在杨先政家的制茶工坊,每年春季坚持以柴火灶、大铁锅的形式炒制黄茶,保留着传统的制茶技艺。

满村尽产“黄金芽”。鹿苑村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房前屋后一片坡,家家户户一口锅,天天晚上用手搓,第二天上街去吆喝。”如今,村里市级以上黄茶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有5位,像杨先政家一样的黄茶加工作坊遍布村里,漂亮别致、古色古香的民房,户户飘出茶香。每逢新茶上市,很多村民家门口,经常停着外来车辆,品茶买茶,络绎不绝。“连夜制作的一锅黄茶,还没出锅就被外地客商抢购一空。品质好的黄茶,一斤可以卖到4000多元。”“中茶杯”第十一届国际鼎承茶王赛金奖获得者、远安县芳姐贡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方小琴高兴地说。

鹿苑村是国家地理标志“远安黄茶”的核心产区。近年来,鹿苑村对老茶园进行台刈改造,根据土壤、气候特质,新建500余亩标准化黄茶基地,从浙江等地引进中茶108等新茶树品种,全村高品质标准化茶园达到1100余亩。

在鹿苑茶省级传承人杨先政,市级传承人谭思宝、黄毅、汪孝顺等人带动下,鹿苑茶制作工艺传承人队伍逐渐壮大。远安县致力于振兴黄茶产业,将“鹿苑茶”升级为“远安黄茶”公共品牌,鹿苑茶品牌不断发扬光大,“小众茶”赢来“大市场”、赢得“好口碑”。

如今,黄茶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芽”。今年,鹿苑村茶叶销售收入6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1万元,茶农人均可支配收入2.58万元。

打卡鹿苑村中的黄茶广场,漫步村口的鹿苑康养小镇景区,到村里星罗棋布的黄茶作坊品一杯香茗……领略富美乡村的现在,品味古老茶艺的历史,悠悠鹿溪河水诉说着鹿苑黄茶悠久、动人的故事。

大凡名茶多出在名山名寺、风景名胜之地。鹿苑茶出产在距远安县城鸣凤镇西北7.5公里处的鹿苑寺附近。这里山川秀美的自然风光、古寺古韵的人文景观,历来都是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峡谷幽幽,灿若丹霞,土壤为红沙石风化而成的红沙壤,适合茶树生长。一条清澈的鹿溪河蜿蜒其中,富含矿物质,滋润着茶园。

远安种茶制茶历史悠久,素有“陆羽《茶经》第一县”美誉。茶香传千年,鹿苑黄茶“历久弥香”。早在1982年和1986年,鹿苑茶两次参加商业部举办的全国名茶评比,均被评为全国名茶。1995年,鹿苑茶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银奖。近两年,在多个大型比赛中,由各个黄茶制作工坊工厂生产的鹿苑黄茶,先后摘得“九狮寨”杯中国黄茶斗茶大赛特别金奖、金奖及“中茶杯”第十三届国际鼎承茶王赛黄茶组特别金奖、金奖等桂冠。

记者冯汉斌 江治冲 通讯员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