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研究 | 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二)

2022-07-06 17:10:43.0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茶文化一经传到日本就带上了浓厚的“大和气氛”;当此之时,日本尚未形成有独立特点的茶道,还处于对中国茶文化的一般介绍和效仿阶段。后来,茶道精神被概括为“和、敬、清、寂”四个字,无论从茶室环境、茶道仪式,或是人的心境,都要贯彻这种精神。这种茶道又流入民间,一直传到今天。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万里茶道协作体副主席余悦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三、日本茶道的演变

真正懂茶的人,讲究选茶、蓄水、烹煮、择器与行茶、品味,这是“茶艺”。饮茶又讲人品、意境、思想精神、美学观点和一定的礼节,这与茶艺相结合形成“茶道”。茶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有各阶层、各地区、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和与之相关的茶诗、茶歌、茶舞、茶礼、茶画、茶建筑……等等,茶艺、茶道以及这种与茶有关的文化体系,便是“茶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中国才有过完整的茶文化体系。而日本,只能说吸收了这个体系的一部分——茶艺与茶道(在日本统称茶道)。

当然,日本民族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而又具有创造力的民族。中国茶文化一经传到日本就带上了浓厚的“大和气氛”。荣西和尚回国后,把茶种播于筑前的背振山。后来,惠明上人又在京都北郊的拇尾高山寺植茶。此后,日本的宇治、大和、伊贺伊势、骏河、川越等地也广有茶园。荣西还作《吃茶养生记》,无论其内容和思想都直接取材于中国唐、宋茶学文献,并以中国的“五行”说,来解释茶对人的五脏的调和作用。他还把陆羽《茶经》的部分内容介绍到日本。据说,在镰仓时代,日本原实朝将军以茶治好了病,从此,饮茶在日本武士中流传开来。当此之时,日本尚未形成有独立特点的茶道,还处于对中国茶文化的一般介绍和效仿阶段。

荣西来华时,开始注意到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容。荣西来华正值我国南宋时期,南宋偏安江南,迁都临安(今杭州),杭州是膏梁富庶之地,王室贵族饮茶,茶必精,器必奢,讲究什么“龙团、凤饼”(一种精制的紧压茶)。限于条件,日本人没能带走中国王室中最精致的器皿与宫廷制茶技艺,于是把宋人民间的“末茶法”带到日本,而把天目茶碗视为珍宝。同时,在日本的各大寺院推行中国佛教的茶宴。在这一时期,日本茶道初露头角,其思想偏于唐、宋的欢乐气氛,以欣赏唐物和中国匀称、和谐的茶艺美,沉浸于悠闲自得的静谧环境中为乐趣。

据说,日本茶道的真正创立者是足利义正将军,他以灿烂的中国文化为主体,创立了日本东山文化,并以茶道作为战后治乱的手段。他命令村田珠光和尚写出茶道,开设品茶之所“数寄屋”。这时,镰仓时代残留的名门相继没落,日本又是处在战乱之后的萧条时期,人们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许多城里人跑到乡下,大有看破红尘的味道。这与中国禅学的宗旨极相近,于是禅学思想成为日本茶道的主流。当时的茶道提倡者主张在饮茶中追求“枯淡闲寂”,对一切风流乐趣都感到厌恶,正式提出“茶禅一位”,甚至把“禅功”放入饮茶动作。他们还破除茶亭,专以茅庐、草舍、榻榻米为饮茶场所,拼命追求“粗朴”。这固然形成了日本茶道独特的风格,但也失去了许多美好的情趣。后来,村田珠光的弟子千利休又集日本茶道之大成,把茶道精神概括为“和、敬、清、寂”四个字,无论从茶室环境、茶道仪式,或是人的心境,都要贯彻这种精神。这种茶道又流入民间,一直传到今天。

日本茶道正式形成的时期,并非日本社会发展最兴旺的时代,而是包含着幕府老爷们无可奈何的悲哀。但是,日本人并未因此而抹煞它的积极意义。他们特别注意日本传统茶道中的朴素无华和孤傲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的奋发与自信;他们强调传统日本茶道的和谐、宽容和自我修养,以此协调“大和民族”的人际关系。

日本近年来大力推崇传统茶道,从某种意义说,正是为追寻那将要流失的民族精神。他们认为,日本现在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与当初创立日本茶道的先贤宗旨“呈现复杂的对立,缺少统一”,“过去崇尚大和魂”,如今却一味追求“经济大国地位”,是“走向两个极端”。于是,想通过宣传“茶道”这种办法,唤起人与人之间一点“真情”。所以,日本茶道十分讲究程式,有固定的茶室、水屋、器具,客人来了先静坐,入室后主人行献茶礼,饮茶一巡,客人表示对主人的谢意并纷纷赞扬“好茶”,然后默默相对,彼此体味互敬的精神,领略清静、悠闲、空寂的“美”。至于茶是不是真好,心是否真能相通,神是否真能空寂,大概只有“天知道”。从头到尾,人们都要在拘谨、神秘和严格的程序中度过。这种形式,其实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推行。所以,在一般家庭生活中,日本人饮茶的方法其实也比较简单,远不如中国民间的饮茶习俗活泼多样,内容丰富。中国人以茶待客讲究礼节,注意客人的态度,而日本人待客一会儿是茶,一会儿是点心、饼干、咖啡,难分主次,所以很难品出茶的真味。日本也是以主妇待客,但近年来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女事务员不给客人倒茶,而改由男职员去做,亦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这几年,日本还兴起“不准在办公室献茶”的“运动”,逼着人们只好去茶馆饮茶,茶馆生意因此兴隆。


四、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对比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而日本茶道自成体系,有其严格的程式。作为文化现象,这里,且从思想源流、美学倾向、社会层面等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比较。

笔者认为,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三点明显的区别:

1.中国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

中国茶文化是儒、道、佛合流的产物。不过,最初把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除了个别文人的提倡,恐怕与道教追求的清静无为和神仙世界有关。《神异记》说,余姚人虞洪到深山,遇到一位道士叫丹丘子,牵着三条大青牛,请求虞洪送他一些饮茶的盆、杓等器具。虞洪回家,以茶具祭仙人,后来得到了仙人赐予的一株大茶树。《食忌》则说,长期饮茶可以羽化成仙。这些故事都是道家思想的反映,认为茶能使人轻身换骨,羽化而登仙境。羽化成仙自是妄说,但它反映了道家超尘脱俗的思想。

茶与佛教的关系,上章已述,应当说,无论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茶宴形式、茶文化对外传播方面,佛教都有巨大贡献。

不过,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思想还是儒家学说。这从陆羽的《茶经》可以得到明确的反映。《茶经》第四章是“茶之器”,共列了二十四种煮茶、饮茶的器具,其中的风炉与茶䪖都反映了儒家思想。唐代煮茶用风炉,形如古鼎,下有三足,足上和炉窝皆有古文,一足刻“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刻“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写“圣唐灭胡明年铸”。坎、离、巽是古代五行八卦学说中水、火、风的代表。陆羽的风炉还在炉壁上绘出易经符号,以说明煮茶过程中自然物质关系和茶对人体的调和作用。而“圣唐灭胡明年铸”是为了纪念平定安禄山之乱,这说明儒家不同于佛、道,它是积极入尘出世的。但这种风炉又以佛教常用的莲花、重蔓、流水为装饰,所以它本身便是儒与佛的结合。又如茶钹,也是煮茶的器具,要求方耳、广缘、长脐。陆羽解释说,这是为表明“方耳以正令(正法令),广缘以务远,长脐以守中”,它是儒家所主张的中正和谐与佛家广结善缘思想的融合。唐代有一位宦官叫作刘贞亮,他把饮茶的好处概括为“十德”,其中除讲茶对人体的自然功效外,有四条是讲饮茶的社会作用,即:“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便是讲通过饮茶要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中国人向来把以茶待客作为表示亲切和敬意的手段,同样反映了儒家中庸、和谐的精神;由此看来,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只是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远不及中国茶文化思想深远、广博。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而中国茶文化崇尚的是自然美。

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很自然的。但日本茶道过分拘于形式,进了茶道室可以感受一时的静谧气氛,但若要人们天长日久打躬、静坐,怕是很少有人感到畅快自然。中国茶道则不然,它强调饮茶环境的优美清静,茶友的情治和谐,器具亦要与不同的环境、气氛相协调。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学观点亦有所不同。唐人重清雅简朴,好临江溪,对青山,在饮茶中饱尝大自然的情趣,反映了唐人开朗的性格。宋人则砌池引泉,把饮茶艺术与园林艺术结合起来,并举行盛大的茶宴,追求充分享受欢乐的意趣。明人有茶室、茶寮,与日本的茶道室有点类似,但不象日本人那样过分程式化。明人陆树声有《茶寮记》,提倡于小园之中,设立茶室,有茶灶、茶炉,窗明几净,颇有远俗雅意。有客来,童子生炉,茶香袅绕。净巾洁具,捧茶而至。但这还不够,饮茶的朋友要有共同的志向,有云霞、泉水、石磊般的胸怀,要有翰卿墨客、淄流羽士、逸隐散人。茶寮还应建于月明风清的松涛竹影之间。明朝人作《茶疏》,还特别谈到饮茶的环境和时间,应在心手闲适、风日清和、环境幽静、朋友至交、和谐共语之时。尽管有时代的变化,但总的看来,是强调自然和谐美。所以,茶人多是诗人、画家,茶道艺术常与其他艺术相互交融。唐代最爱茶的,一是僧人,二是诗人,三是隐士,最后才是皇室贵族。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咸用、皮日休、陆龟蒙等,都曾以茶入诗。宋代同样如此,著名文人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和南京女词人李清照与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都是嗜茶、知茶,并以茶明志的,因此,在中国茶文化中自然吸收了多种文化艺术内容和这些文人墨客深刻、高雅的美学观点。一般百姓饮茶固然主要为提神解渴,而若论中国古代真正的茶文化艺术,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美学精神。这不仅表现在饮茶的方法、形式上,甚至连茶名、水名、茶具、茶室、茶制品,都讲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