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 观看回放
为助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向世界传播黄河文化、推介黄河旅游,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黄河文化旅游带宣传推广联盟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沿黄各省区文化和旅游厅协办的2023“直播黄河”--黄河文化旅游带全网宣传推广活动定于8月6日10:00-18:00盛大举行。
本次直播将以黄河第一峡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为总直播室,分别在沿黄九省区和青海省沿黄城市设立分直播点,由总直播室和沿黄九省区10名主持人、各直播点主持组成庞大的直播主持人阵容,共同带领大家认识黄河、畅游黄河文化旅游带。
“直播黄河”各省区看点如下
黄河源头 黄河发源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郭阳村巴颜喀拉山约古宗列盆地。这里群山耸立,草原广袤,是三江源主要的水源涵养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地位举足轻重。
格萨尔林卡 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景区主要由格萨尔雕像、浮雕群及黄河谷地自然风景组成,主雕塑格萨尔王基座长17米,宽11.6米,浮雕群再现了格萨尔王30员大将及格萨尔史诗中霍林大战的场景。
九曲黄河第一湾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这里地势平坦、一望无际,黄河水蜿蜒迤逦、苍茫平缓,在这里形成一个“S”形的大弯后又再次流回,远远眺之犹如《周易》中的太极图,故有“九曲黄河第一湾”的美誉。
龙羊峡 图源:景区供图
龙羊峡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因万里黄河第一坝-龙羊峡水电站而久赋盛名。目前拥有龙羊湖、黄河大峡谷、土林国家地质公园等4个旅游景点,是集峡谷观光、水上娱乐、极限挑战等为一体的高原休闲养生度假景区。
贵德县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全县面积35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63万人。境内具有丹山碧水蜿蜒相依,多元人文交融共存,田园风光层林尽染的独特魅力。
德吉村 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是一个易地搬迁村,2017年搬迁完成后,依托黄河岸边的区位优势,积极实施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如今已成为黄河边上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特色村。
化隆县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化隆牛肉面”已成为化隆县最大的民生产业和群众的“致富面”“幸福面”,现已成为青海乃至全国的一个响亮品牌。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以河湟建筑、河湟民俗、河湟美食为核心,融美食、演艺、非遗、民宿等多元业态为一体,是著名的黄河河湟文化体验地。
黄河楼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景区以全新理念将黄河楼构筑成山、河、楼一体的大文化景观,是观赏黄河风景、俯瞰兰州全景的新地标。景区创排有实景演出黄河颂·《大有兰州》,同时配套有文化旅游综合服务设施。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是黄河上游最后一道峡谷,景区内众多景点座落在黄河两岸,集中展现了黄河文化、西夏文化以及塞上江南风光。
内蒙古黄河大峡谷 位于蒙晋陕黄河大峡谷准格尔段,是中原与草原之间最明显的界标。两岸沿黄河的山脊线蜿蜒起伏,内外两列明代长城,呈一线延伸,一城锁河,三地禁锢,成为内蒙古黄河大峡谷走向的地理标志物。
木头峪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木头峪村是著名的古村落,村内古建筑群历史悠久,均为明、清建筑。这里建有古渡沙滩游乐区、木头峪欢乐谷、黄河水世界,还配套有民宿、餐饮等服务设施。
华山 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是著名的中华五岳之一,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
壶口瀑布(山西侧) 位于晋陕峡谷中段,黄河北干流南段,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之间。景区以壶口瀑布为核心,与周边黄河峡谷、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一处风景壮美奇绝、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胜地。
地坑院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是全国著名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蕴藏着丰富的黄河文化,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穴居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现行入海口处,依托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建。区内拥有河海交汇、生态湿地、珍稀濒危鸟类、滨海滩涂景观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
(具体播出以当日直播为准)
大美青海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刘安青摄)
用中国书法讲述黄河故事
据了解,本次活动还要请了知名文化节人士以书法书写黄河为活动宣传造势,如:
著名作家陈忠实 书
著名国际诗人吉狄马加 书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 书
著名作家贾平凹 书
此外还有著名书法家茹桂、著名作家王若冰、道文化学者任法融、国礼书法家杨耀等人挥毫“黄河”二字书法作品,他们用各自不用风格的书法作品传播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讲述博大精深的黄河故事。
2023直播黄河总演播室所在地——龙羊峡全景
(图源:景区供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滔滔黄河从青海省发源,呈“几”字形流经九省区后由山东汇入渤海,在滚滚东流中汇聚万山之水博采流域文化,积淀中华文化,孕育起了自强不息、百折不屈、坚毅前行的中国精神,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聚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是时代赋予黄河流域和当代文旅人的重要使命。
2023“直播黄河”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总策划,中国网、央视频、新华社现场云等主流新闻平台、黄河流域各省区主流媒体以及抖音、快手等平台联合直播。8月6日10:00-18:00,请锁定各直播平台,一起开启一场酣畅淋漓的中国黄河之旅,共同为“幸福黄河”和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加油助力。
附:方言短视频征集活动
如果你生在黄河边,
由黄河水滋养长大,
对母亲河满怀着深情厚谊,
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
就快来参与“天下黄河我来说”
方言短视频征集活动吧!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青海发源奔腾5464米后在山东汇入渤海。黄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和不屈不挠的中国精神,也留下了取之不尽、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旅游资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黄河文化传播和幸福黄河建设,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而凝聚黄河流域各级各界合力,加速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也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共识。
为了助力黄河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加速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黄河文化旅游带宣传推广联盟和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和《中国黄河旅游年鉴》编辑部联合承办的2023黄河流域方言赞家乡短视频征集活动已于7月21日启动。
一、活动具体事项
1、活动时间:2023年7月22日——8月2日18:00
2、活动话题:“天下黄河我来说”
3、视频话术建议:
①统一开头:天下黄河我来说,我叫xxx,我是xx省xx市(或xx县人),我现在在xx地。
②视频中幅:介绍家乡与黄河的渊源、家乡的风景、历史人文故事等;③统一结尾:同饮黄河水,让我看看你的家乡吧!
4、拍摄建议:(1)录制须用当地方言,着装得体,着民族特色服饰为佳;(2)拍摄背景不限,带有黄河元素为佳;(3)视频出现本地特色建筑或标志性景点为佳(4)视频比例16:9(横屏拍摄),分辨率1920x1080P,视频时长小于或等于1分钟;(5)视频无字幕、无角标、无水印。
二、参与方式
1、参与方式一 发送至指定邮箱(xbly029@126.com):投稿视频(无字幕、无角标、无水印)和配音文稿标注姓名、原籍或生活城市、联系方法等。
2、参与方式二 关注并@丝路中国 抖音账号(抖音号:209157965),并添加话题#天下黄河我来说。投稿视频(无字幕、无角标、无水印),发布时权限设置为允许下载(后续主办方要对参与作品进行整合),视频配音文稿置顶在评论区。
三、相关说明
参与作品的版权和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主办方有权选择参与作品进行整合剪辑及任何形式的对外推广,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平台展播等,作者享有署名权。
四、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为公益性宣传活动,将据拍摄内容和视频质量选择评出100名“天下黄河我来说”短视频传播奖。
奖励内容:奖“黄河流域九姊妹”水杯1个、《中国黄河手绘导游图》1册、获奖证书。
五、联系方式
秋锦逸 16752852151 电子邮箱:14376810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