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电商中国>

“散装江苏”的秘密:13个城市怎么一起赚钱?

时间:2025-07-29

来源:央视财经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踏遍世界,不止于风景。与经济学家一起旅行,开启一场深度认知之旅。为何网红餐厅永远在排队?新款爆品的定价有何玄机?一座小镇的兴衰背后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我们将穿透表象,从供需博弈、成本决策、激励机制等经济学棱镜中,洞察旅行中无处不在的奥秘。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理解世界运行法则的生动课堂。用经济学的眼光重新丈量世界,总台财经节目中心推出特别报道《与经济学家一起旅行》,第一站我们就来关注火爆出圈的“苏超”。

当足球弧线遇上价值曲线,当绿茵场邂逅经济学,当热点流量与财经思维碰撞,探寻热点新闻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与经济学家一起旅行。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我想让你看到一个不同的经济学视野下的“苏超”,让你去看一个和“苏超”特别相关的大人物。

江苏南通市博物苑讲解组组长陆苒苒: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张謇先生。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就创办了大小企业有三十多个。在兴办实业的同时,他更注重发展教育。他办成了中国第一个民办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苏超”的球员里面有一些是从师范学校里面走出来的,就是这所学校了。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我现在才发现足球以及人文城市建设实质上源远流长,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实质上都离不开它的根脉和根苗。

如果说张謇是南通的人文坐标,那狼山就是南通的地理坐标。而“苏超”南通队被称作狼哥,也是因此而得名。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为什么南通的运输经济和“苏超”能联系起来?地理永远都是商业中、在运输上会存在的成本,叫冰山交易成本。冰山交易成本使技术在扩散的时候,也会碰上阻碍。南通现在四通八达的水运、空运、陆运体系,不仅仅使南通变成了一个商业可流通的市场,“苏超”等人文商品,未来可能还有文化旅游和一些更好的文化业态交流,不仅是人,还有思想、技术。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散装”江苏不代表不能合作,你会发现“十三太保”似乎在经济上各自为战。但是,当我们仔细剥开各自为战,我们会发现“散装”江苏“十三太保”实质上形成了生态位的经济链。这种生态位的经济链不是在初级阶段,而是在升级阶段以后形成的紧密依赖和合作。

欣赏完狼山的风景,一起坐车前往南通一条有着许多特色文创小店的地方——寺街。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现在遍地开花,很多做文创的。我们把这种业态叫作时光的经济。她实际上在做文化资本,财务资本要求很快变现,要挣很多的钱。但是文化资本实质上要靠日积月累,赚时间的钱。做时间的朋友,拿一朵时间的玫瑰。

杨紫薇魏翔: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江苏只有一个,老大还是徐老大;长江东逝水,十三妹笔画要赢回;胜利是我的宿命;还有这个扬州,蛋炒饭才是主食。这些梗真的挺多的。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消费行为学把这个叫蜂鸣营销,像蜜蜂一样嗡嗡的,传播非常快。它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机制,一是它得有个触发机制,什么能触发蜂鸣?能引起共鸣的东西,比如“散装”江苏,大家都很共鸣。第二,它要有一个激励机制,不用投钱,你们就愿意自己去营销它。比如老家意识,我就想为南通吼一嗓子,我就想把这个梗告诉你。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苏超”是一个小业态,但是从经济研究角度来说,可以研究出大问题。咱们服务消费经常碰上三角难题,情绪、动机和场景怎么协调起来?协调不起来,服务经济落不了地。所以“苏超”通过周边、通过激发人的情绪,然后把它转换为消费动机这一块很值得研究。我为什么想吃两口,周边给我今天晚上的比赛,把我的情绪转换成动机了,然后又给我提供了场景。你看这个三角难题是不是好像有点解决的势头了?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据说江苏每一个地级市都有一个能容纳三万观众的大的公共投资。问题来了,以后怎么利用它?谁来维护它?成本谁来分摊?这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大问题。

“苏超”这样一个大家能够共享的赛事,把它的这些公共投资的一些成本共享、分摊进去。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盐城也好,南通也好,它就不是靠自己在运营这个场馆,同时你也会发现,每一个城市的观众人数增加,所有的场馆实质上都在受益。公共服务的成本被分摊了,这叫范围经济。

总台记者杨紫薇:我们坐在这不到五分钟,大屏上面显示的广告商就超过了十家。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一块广告牌,刚才网上说最高的时候能达到三百万元一块。我们今天看到了将近二十一二块了,这个收益是非常大的。体育经济不一定要是职业赛,体育经济只要能够吸引住更多流量,实质上它一定会爆发出巨大的商业价值。现在是竞争性的收益,未来还会有协作性的收益。从国际经验上来看,协作性的收益会更大。因为它能保证整个赛事持续地、非常激烈地进行下去,不是赢者通吃,更不是输者丧失所有的收益。

场内是扣人心弦的比赛,场外无数个第二现场也同样精彩,烧烤店化身为足球客厅,赛事热潮卷起了新的消费活力。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现在整个城市经济都与民同乐了。如果经济学还在高高在上,不能解释生活,不能解释我们的休闲,它也就失去了经济学经世济国本身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我们一直在聊全息治理的问题。原来城市特别是在争GDP政绩的阶段,城市实质上在做政绩锦标赛,但是下一步,城市之间要学会打团体赛。我要把城市群,甚至本省的团体业绩、团体指标做上去。从单个治理到全息治理,这一条路实质上“苏超”是个引子,后边会有大的乐章。

总台记者杨紫薇:用一句话来总结您对“苏超”的一个愿景,您会说些什么?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魏翔:我认为“苏超”会带给我以及学术界更多问题,我们也愿意把这些问题的研究回馈给我们活生生的民生经济和休闲经济。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